紐約是藝術家的天堂,是藝文人士的朝聖地,無論你的藝術涵養屬於那個級數,在這絕對能找到適合你的安身之處。
這趟紐約行,造訪了三大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漢美術館、現代美術館;觀賞了三齣百老匯舞台劇~歌劇魅影、屋頂上的提琴手、芝加哥;一場外百老匯(off-broadway)的秀~Blue Man Group;還有爵士迷的聖地blue note現場演奏。
有人笑說,還真是藝文之旅哩!光是以上的總合票價就花掉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盤纏,另外的三分之二分別是來回機票和食宿。所以呀,親愛的朋友們,就別怪罪沒帶什麼伴手禮回來孝敬大家,鈔票為了貢獻給這些昂貴的興趣,可是嚐遍了紐約的速食店外加在朋友家打了近兩週的地舖咧。
博物館是城市精華代表,在短期旅行中或許是個感受城市人文最有效率的方法。不過這個假設要成立得有兩個前提,城市夠大且博物館具備成熟水準。這個理論在有容乃大的紐約當然不成問題,所以規劃行程時拼了命也要把行程塞進三大博物館。
藝術感受非常主觀,在此僅分享些個人小心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http://www.metmuseum.org/
位於中央公園旁,號稱西半球最大、最完備的博物館,座落於第五大道靠近82街上。這座如希臘神殿般的巍峨建築建於1902年,以灰色的印第安那石灰岩為建材,建築物面積約有8公頃,展出面積有20多公頃。館內設有19區展示常態展品,館藏多達三百萬件多件,光是快步走完一圈都需要2至3小時。
大都會美術館入口處檢查森嚴,每個人的包包都得打開檢查,確認沒問題才能入場。高知名度與豐富館藏吸引遊客如織,若於冬天造訪,在衣帽間排隊放東西就得花上許久時間,那衣帽間大得嚇人,如果依紐約地價換算,該是億萬豪宅之譜吧?!
藝術品陳列於兩個主要樓面與畫廊區,蒐藏品乃是根據地區作為區別,主要可分為:一樓的埃及文化區、非洲大洋洲文化區、希臘羅馬區、十九世紀歐洲區;二樓則是亞洲區、現代區、中古區、美國區、音樂區等。
埃及文化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埃及政府贈送的一座羅馬時期(約西元前15年)的神殿-丹鐸廟(Temple of Dendur)。
豐富館藏當然值得花一整天好好享受,博物館內設有數個開放空間讓遊客休憩。
特別喜歡這個空間,挑高整面落地窗,引進滿滿的中央公園四季,一旁豪宅也襯出氣質來了。
《古根漢博物館 Solomon Guggenheim Museum》http://www.guggenheim.org/
對古根漢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外觀。
古根漢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一件曠世傑作,這是美國當代著名建築師萊特(Frank.Loyd Wright)的最後一件作品,從設計到完成都備受爭議,而萊特在完成前就與世長辭了。白色貝殼狀的建築本體總是比它的館藏還迷人,內部建築像圍繞著一個空心的圓柱而上,直達天聽的中庭,吸引著每個參觀者仰頸細看。
雖然現今許多高檔旅館都有類似這種標榜氣派的設計,不算很難見到,但在古根漢感受就是不同,可能是因為純白、可能是圓弧、可能是天窗、可能是某個角度看來像貝殼、也可能是看久了脖子會酸。
很愛這張DM的感覺
~在藝術面前,人是如此渺小~
展示區包括大廳(Great Rotunda)、小廳(Small Rotunda)、高塔畫廊(Tower Gallery),以及5樓的雕塑區。門票比大都會博物館更貴,展場內的商業氣息也比大都會重的多,難怪參觀人數也是相對少的多。或許,連住在紐約的人都很少有人來過吧!
大廳是萊特設計的貝殼狀主體,內部的參觀走道呈螺旋狀,沒有窗戶,唯一的照明是由頂眼天窗自然採光,這間大廳主要提供不定期的展覽使用。
小廳附屬於大廳旁,這是古根漢美術館壓箱寶的永久館藏展示處,以法國後印象派以降的作品為主,包括馬內(Edouard Manet)、畢卡索、莫迪里亞米、康丁斯坦(Vasily 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夏卡爾等著名畫家。
高塔畫廊在白色貝殼形主建築後方的火柴盒狀大樓,於1992年才開放的,是為了增加美術館的展覽空間而建,主要展示作品都是由一位義大利收藏家(Panza di Buomo)所提供的極簡主義作品,所以,當你看到一面白牆在眼前的時候,不要懷疑,這的確是件藝術作品。
關於展覽,只記得主要展覽的是向墨西哥博物館借來的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的遺物。
果然,建築物比較吸引人!
《紐約現代美術館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 MoMA》http://www.moma.org/
在1929年成立的MoMA可說是全世界公認收藏「西方二十世紀當代藝術」最重要的頂尖美術館。集後期印象派美術之大成,從繪畫、雕刻到相片、電影、室內裝飾用品、裝置藝術等涵蓋多樣風貌,廣泛領域的館藏品數量多達 10 萬件之譜。
參觀氣氛相當輕鬆活潑,不同於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大型美術館,空間規畫自由、前衛且平易近人,當然嚕,川流不息人聲鼎沸的人潮也是造就輕鬆的原因吧,簡直像百貨公司,哈。
看看這個由破碎碗盤餐具製成的燈具,是否令你膽顫心驚ㄚ?
能在展場樓梯間隨意吊個直升機的也只有MoMA辦得到吧!
看著上方的男女剪影,想到什麼?
再看一眼下方造成剪影的元素,看清楚了嗎?
... modern enough
MoMA 裡還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