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騎馬囉!!
騎馬?出發前77其實不太確定這個行程到底是不是玩真的?
畢竟城市鄉巴佬連真馬也沒機會碰上幾回,哪裡會騎馬呢?
而且,在這個天寬地闊的大自然,牽著馬散步晃兩圈虛應故事似乎也不太對吧?
一切疑慮都是多餘,在喀納斯這個天神眷顧的地方,不需要出動阿拉丁神燈就能實現你的願望
健行一整天之後,大夥也累了,似乎不是個騎馬的好時機,
但....來到這麼美的地方不騎馬未免也太可惜?!
旅伴們掙扎半天,終於達成共識,咱們選了個最輕鬆的路線,
來回只要"三小時"的響泉(聖泉)行程。
有圖有真相。咱們就是這樣上路的啦~
一行五人,當中有兩匹馬是這樣被綁在一起走的,猜想這樣就可以少一位馬伕了。
馬伕們幫忙背行囊,坐在沒有馬鞍的後座控制馬匹,負責保護城市鄉巴佬,讓我們可以看到全無阻擋的美景。
只要你提出要求,他們隨時可以帶你飆上一段,風呼呼從耳邊吹過,馬伕在後頭熟練地「呵!呵!」叫馬跑快點,這可不是在台灣的馬場那種慢吞吞的感覺。
對於不會騎馬又愛玩的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方法呢?還蠻過癮的!
大部分的時候,是騎著馬慢慢走的,這是一片原始的山區,所走的路,都是馬走出來的「馬道」。
坦白說,原以為有些習慣草原、野花、藍天、雪山、綠水,對美景有點審美痲痺,但是騎馬往聖泉去,卻有越來越多的驚喜。
草原之美很難用言語描述。在那兒,你的視野是地平線上的一百八十度,放眼看去,就是連綿不斷的山脈,而山上是深綠、淺綠、藍綠、白綠、黃綠,各種綠色組成的草原。一山接著一山,一片草原接著一片草原。那種巨大的美、純粹的綠色之美,讓人只想停下來大口呼吸。
除了綠色的草原,藍色的天空也是不可忽視的。雲在這裡像是得到完全的解放,以各種姿態展現在草原上的自由,一團的,一朵的,一片的,一絲的,遠的雲遠在山的另一邊,近的雲就像在最近的山頭上,影子都清晰可見。
試圖克服艱困地形,載著我們繼續前進
因為後座比較低加上馬伕少年郎似乎都不太高,只要不是平順草原,他們都得斜擺身軀,越過我們的肩頭,探出頭來才能看到前方狀況,其實是很辛苦的。
(當然77壯碩的身軀多少也造成阻礙啦......羞...)
真是謝謝你們,這麼小心翼翼的保護這些城市鄉巴佬,我們才有這段美好回憶。
介紹一下,這些馬伕是哈薩克人,大部分都是二十出頭的少年郎,
77的馬伕是最幼齒的一位,只有17歲耶~
很帥!是吧? 幼齒非常構目啾,哇哉!!
哈薩克孩子似乎生來就會騎馬,問他們幾歲開始騎馬,沒人回答得出來。
每個家族擁有一群馬、一群羊,孩子們自幼就要幫家裡放牧,隨著季節變遷遊牧的牧民,騎馬和吃飯一樣自然,不必人教。
而隨著喀那斯觀光起步,這些孩子們找到了比傳統放牧更好賺的生意。騎馬非常受到外地觀光客的喜愛,畢竟,這番體驗真的很有意思!
或是從禾木租馬,以一天時間到喀納斯,或者中間在黑湖或者小黑湖過上一夜,享受在草原露營,滿天星斗的夜晚。
如果你和77一樣懶惰又貪心,想多去一些地方,至少要選擇這種幾個小時的體驗路線。

回到尋聖泉的路程。
馬兒載著我們踏過白樺林、走進森林、穿越草原、經過哈薩克人的家、橫渡小溪、踩過灌木叢,終於停在一片草原上。
馬夫們紛紛整理馬匹,開始躺在地上休息了。 那聖泉呢?還沒到呢!
中場休息的是馬伕和馬兒們,城市鄉巴佬接下來得靠自己雙腳完成尋聖泉的使命。
接著,徒步踏上雪地
走進樹林
穿越沼澤
深陷泥沼 (這個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不知經過多少地形考驗,當每個人的鞋子全都浸濕之後....終於來到神奇的聖泉。
飄逸在樹林中的彩帶,表達著哈薩克人對於這個聖泉的重視
小帥哥坐在聖泉旁沉思,不知是累了還是誠心祈禱著?
坦白說,聖泉不如想像。 凡夫俗子還真看不出這個小泥池到底有何神秘的力量?
聖泉佈著微細金沙,間歇吞吐的泡泡似乎在和我們對話
頑皮的我們,和聖泉玩起來了~
1 2 3 !大夥一起跳,聖泉回應我們,冒出更多更大的泡泡,似乎在歡迎這些無聊的外地人。
連方才在一旁憂鬱的小帥哥都笑得好開心哩~
感受到聖泉的靈性後,咱們踏上歸途
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洗禮 (和洗腳)......直到球鞋全毀
這些珍貴畫面記錄,要特別感謝旅伴,在不住晃動的馬背上不停實驗 "手動抗震" 功能,用萬能雙手對抗馬匹行進的震動,實在令人佩服。
帶了三顆鏡頭的77完全不想把相機拿出來,一來怕死,二來怕摔,三來實在懶。只有在拍小帥哥的時候,不落人後,哈哈~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都是用"心"來做紀錄的!騎馬行程的美景,遠遠超過這一小部分的照片記錄,大家有機會去新疆的話,一定要嘗試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