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站和侯硐站一樣是風景式月台票,也分成上午下午兩個版本。
上午版是映著晨曦進站的太魯閣號,下午版則是冬山火車站的各個角度景觀。
冬山 月台 3.jpg

 

車站外觀以拱形交叉鋼構造,連續圓弧型的棚架設計,頂部有白色薄膜覆蓋輕而透光,遠眺猶如一座大型的瓜棚,也是全台灣首座「瓜棚式月臺」。
候車月台上裝置著風箏造型的彩色座椅,和車站大門前的風箏造型相呼應,也為車站增添些童趣。
冬山 月台.jpg 

一圈又一圈的棚架切割出無數對大眼睛,欣賞著周邊小鎮樣貌和田園景致。
也恰巧刻劃出77的星座密碼 ^^
冬山 月台2.jpg 

週末的月台上,氣氛輕鬆,77 這群不搭車的人,在列車和乘客來去之間,顯得相當的無所事事~
到處晃蕩拍照的行徑,讓站務員不只一次地廣播提醒,別超過警示黃線~
我們當然很小心,只是沒想到,Q的氣球竟然自行鬆脫,飛呀飛到鐵軌上了....
還好站務員沒看到,還好那時候火車沒經過,不然.....不敢想下去嚕.... 
真是一趟凸槌之旅呀~
冬山月台  冬山月台
 
s70 蘇澳.jpg 南方澳漁港彈珠汽水 s70 蘇澳 1.jpg

蘇澳港是頗富盛名的觀光型漁港,北宜和雪隧通車後,更是造就漁港的超人氣。
到達時才11點多,雖然不太餓,為了爭取時間,咱們還是簡單點了幾道菜吃中餐,
坐下來不到20分鐘,餐廳已經被觀光團擠滿了,人氣可見一斑!
可惜人氣很明顯地不是因為食物而來,生魚片為了應付人潮,早就切好等人點....
最驚奇的是這道...烏賊為什麼要開腸剖肚呀?! 人體實驗證實,滋味一般般,賣相小可怕....
蘇澳午餐 (7).jpg 蘇澳午餐 (10).jpg

打發午餐,晃回停車場途中,這麼多人圍著起重機做什麼呀?
蘇澳午餐 (18).jpg

原來漁網是這樣整理的ㄚ,城市鄉巴佬又上了一課
蘇澳午餐 (20).jpg

相較於現代機械的幫忙,補破網這等細活還是得靠人工進行
蘇澳午餐 (29).jpg  

蘇澳午餐 (40).jpg  比較顛覆印象的是,
 為什麼補網伯遠比補網姨還多呀?!
 雖然很想拍下認真補網的神情,
 但俗辣77不好意思再靠近,
 只能默默地 ZOOM....
 偷拍......
 可惜了
 


    正經事還是要辦,
 幸福100的章要去蘇澳舊站蓋唷,
 可別衝到蘇澳新站去
蘇澳站.jpg

車站附近可眺望蘇澳港美景
蘇澳站 (3).jpg

搭配漁火點點的夜景應該不賴~
蘇澳站 (2).jpg 

s71 南澳.jpg   朝陽國家步道毛蟹

南澳,去花蓮必經的城鄉小鎮。
車子進入南澳小鎮,細心留意路旁,會發現泰雅圖騰裝飾,這兒,是泰雅族的故鄉。
只不過,大部分去花蓮的遊客都很"目的地"導向,少數想中途休息的過客才會在南澳停留。
南澳 (2).jpg

 

車站前的小圓環,中間有尊大理石觀世音菩薩。
南澳 (1).jpg
 

77很不解的是,南澳的居民大部分是泰雅族的原住民,他們的信仰是天主教,在居民生活中心的車站放尊觀世音菩薩,他們心中作何感想呢?
南澳 (5).jpg  

第2頁|全文共5頁
arrow
arrow

    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