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蛋糕
在莫斯科的建築史上,有段史達林時期,主流思想呈現強烈的意識形態,以顯示共產主義的革命激情與榮耀為依歸。
不論建築物、地鐵或公共設施,皆以氣勢磅礴、高聳雄偉、佈局對稱、裝飾華麗的面目示人,以強化共產主義統治下的美好生活表象。
地鐵有藝術價值稱霸全歐的莫斯科地鐵;馬路都是又寬又直,直通紅場及克林姆林宮的<列寧大道>,甚至被賦"通向未來及光明的大道"的意義;至於建築物,則是以<史達林蛋糕>當代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社會主義國家老大哥自居的蘇聯,為了向西方國家宣示社會主義的偉大,藉口為紀念莫斯科建市800週年,於1950年代大肆修建高樓。
史達林原先計畫在莫斯科市中心建築一座規模龐大的蘇維埃王宮,並在市區周邊建立七棟高樓遙相對應,做為眾星拱月的附屬建築。最後不知何故,史達林突然將王宮計畫取消,傾全力興建附屬的七大建築,將這七座高樓做為重要指標及象徵,和美國30年代興起的摩天大樓分庭抗禮。
建築的形式結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紀歐洲歌德式外牆,以及美國的摩天大樓。雄偉大樓刻意設計為階梯狀,以襯託中央塔樓的上升之勢;兩側或四角建有附屬樓,頂部仿效哥德尖塔;高聳的尖頂通常由金屬化玻璃製造,以反射太陽燦爛光輝,讓你只能瞇眼崇拜。
層層堆疊的造型像個生日大蛋糕,所以被稱為<史達林蛋糕>。這七座建築的相似度極高,還有個比較親切人性化的暱稱~<七姊妹>。
這七棟建築列表如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歷經時代更迭,經營者變動,目前有兩棟集合住宅、兩棟飯店、兩棟政府機構還有孕育無數人才的莫斯科大學。
名稱 | 原文 | 高度(m) | 樓層 | 完工年份 |
---|---|---|---|---|
莫斯科大學主樓 | Главное здание МГУ на Воробьёвых горах | 240 | 36 | 1953 |
烏克蘭飯店 | Гостиница «Украина» | 198 | 34 | 1953 |
藝術家公寓 | Жилой дом на Котельнической набережной | 176 | 32 | 1952 |
外交部大樓 | Здани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 172 | 27 | 1953 |
文化人公寓 | Жилой дом на Кудринской площади | 160 | 22 | 1954 |
列寧格勒飯店 | Гостиниц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ая» | 136 | 26 | 1954 |
重工業部大樓 |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жилое здание возле «Красных ворот» | 133 | 24 | 1952 |
<史達林蛋糕>中以莫斯科大學主樓最為著名,主因是高度最高、外型最雄偉壯觀。再者,它位於莫斯科最高處麻雀山上, 前方的觀景台 是莫斯科市最佳眺望點,為遊客聚集之處。最後,莫斯科大學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系所最齊全、學術水準最高的國立大學,同時也是全球十大名校之一。莫大堪稱「七姊妹」中的大姊大呀!
分享在FB發現的這張圖片,美得驚人! 明明本尊長成下面這般,前方是林蔭大道和花圃,變裝成鏡面倒影,更顯氣勢 ~
其他姊妹,77無緣一一見識,僅拍下車窗飄忽而過的烏克蘭飯店、文化人公寓和藝術家公寓。
藝術家公寓優先分配給在科學、文化、戲劇和電影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知名人士,成為實至名歸的"藝術與科學之家"。建築外牆掛有許多知名人士的紀念牌匾,裡面還有芭蕾舞伶加林娜·烏蘭諾娃的紀念館。
兒子沒房住 老子有別墅
俄羅斯人的住房大致可分三種類型。
多數人住在第一類在18、19世紀前後建造的歐式住宅。這些住宅往往沿街而造,牆體寬厚,保暖性能好,但光線較差,房屋多呈破舊。
第二種房子類型大多在史達林時期建造,設施較好且都很寬敞,這些房子在當時大多分配給具備相當身分或特定職務的人居住。直到今日,仍被公認品質最好,是最受歡迎的房產標的。
在莫斯科市中心,條條馬路皆大道,棟棟建築是豪宅,全都是塞不進相機的 SIZE 。質樸的建材、簡單的外觀、連棟成排的陣仗,這些歷經幾百年的建築,絲毫未見頹態,依舊不顯髒舊,展現泱泱大國的氣勢。
反觀咱們的房子,再怎麼美輪美奐,怎麼才兩三年就見一道道黑河自牆面流洩而下,難看死了.....
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房子加上流金富豪四起,俄羅斯的房價之高令人吒舌。

依據 2012財富報告 (Knight Frank & Citi Bank ) P29提出的豪宅房價資料,換算成台灣人習慣的台幣和坪數,排名第14的莫斯科每坪要價高達238萬!比紐約曼哈頓還貴!連位居第21名的聖彼得堡也要200萬!
突然覺得信義豪宅似乎也沒啥了不起
歐尬說,即使是一般房子,每平方公尺最少5000美元起跳。換算下來,每坪將近50萬台幣的價格?!
依照IMF公布的2011年世界人均所得,俄羅斯接近美元一萬三,台灣約是兩萬美元,相較之下,俄人購屋的痛苦指數比咱們還高呀!
奇妙的是,年輕人苦於沒有能力購屋,父執輩卻多在美好共產時代獲得分配房產,住屋不是問題,甚至有能力向外發展,到城外三、五百公里自己蓋個獨棟木屋,也就是咱們所謂 的別墅。
若是備受社會主義照顧的黨員,更幸福了。蘇聯時期,市政府為每個幹部職工提供0.06公頃的郊外土地供建別墅用。在地多人少的地理環境下造就的俄式別墅,一般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森林邊和河道旁。建造別墅的地區多由國家劃定,並提供輸電。
俄式別墅多為木結構的房屋,有大有小,一般內部陳設簡單,方便搬動。外部塗著鮮豔奪目的色彩,飾有各種圖案。
夏天每逢週末,周五和周日傍晚,莫斯科必定大塞車。因為大家都會在周末出城,到城外別墅度假,地方大點的還能種種菜貼補自用,甚至賺點外快呢。
夏天一過,別墅區會恢復寧靜,主人只是偶爾去看看,冬天,這些別墅是閒置的。蘇聯解體後,經濟蕭條生活困難,居民在別墅的菜園裡種植土豆,以供全年食用。另外,有些老人把市內的住房出租收費,以解生活之難,自己則住在簡陋的別墅裡。
早早結婚 速速離婚 離婚容易 再婚不難
俄羅斯人早熟早婚,比較合理的緣由來自農業社會的習慣。77 倒很認同,女孩兒十幾歲就出落得標緻動人,也難怪男人禁不住誘惑,得早早將美女娶回家呀。另外一個歐尬提到的現象,或許也能沾上點關係。
俄羅斯採行徵兵制,唯有以下三狀況可免除兵役責任:1. 十八歲前生兩小孩 2. 大學生 3.重病。
因長年車臣戰爭,服兵役仍有送命的危險,許多父母寧願行賄讓孩子上大學,寧願孩子早婚生子,也不願讓他去當兵,很特殊的社會現象啊~
「我們這兒很早結婚,沒錢買房子都住在家裡,很嚴重的婆媳問題,所以離婚率很高的,有八成。」歐尬在車上說。
青年世代缺少父執輩時代的共產主義照顧,多數人根本買不起房子,很多人結婚後依舊與父母同住,經濟壓力進而衍生婆媳問題,造就八成的超高離婚率。
歐尬倒沒有誇大其辭,經濟壓力、丈夫酗酒和太早結婚心性不定,都是俄人高離婚率的原因。
再加上離婚手續比較簡單,夫妻離異甚至不需要當事人出面,由律師收齊資料處理即可,一般只要45天就可以完成。因此火爆俄人想要擺脫彼此,似乎不算太困難呢。
結婚儀式之前簡單介紹過,若有機會再婚的話,稍微不同。不能舉行教堂儀式,新娘也不能再穿白紗,會改穿紅色系禮服。在凱薩琳宮遇到這位資深新娘,應該就是再婚的囉。
俄人早早結婚、速速離婚的現象,也造成新生兒急遽減少,政府為了鼓勵生育,祭出優渥的育兒補貼,甚至還會在公用頻道放映A片,幫助增加"性趣".....真妙的國家....
窮人家裡蹲 富人海外跑
歐尬說:「以前共產黨統治,不能隨意兼差,大家都很窮,一個月賺 100 盧布。」、「 現在一個月大概賺5000盧布,可是失業率高,年輕人都要靠父母。」這數字低到讓人有些驚訝,由共產走向自由的路途,真是如此艱辛?
有意思的是,在俄羅斯似乎比較看不到中國民眾那股一心脫貧的拼勁和想盡辦法鑽營的狠勁。歐尬大辣辣地說:「我們這兒的男人很懶惰,愛睡覺和看書報。」、「夏天把事情做完了,冬天都在休息。」
俄人對於苦難似乎有份漠然,或許這是共產體制留下的後遺症之一,老共產慵懶慣了,反正有房住有飯吃,也就夠了。
相形之下,懂得鑽營、握有政商關係的權貴人士,可就賺盡滿地財富。近幾年石油價格走高,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的俄羅斯,GDP明顯提升,富豪隊伍飛快壯大。根據一份報告預測,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年所得超過 15 萬美元的家庭數,將會成長 127 %,其中俄羅斯成長最多,高達503 %。
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不難找到高檔消費場所,富豪們在國內花錢如流水,在國外更是闊綽。根據報導,2011年俄羅斯資金外流量高達840億美元,其中有5%是流入了美國的不動產市場,且這種大手筆花銷的趨勢很可能會繼續下去。主要的買家就是那些在俄羅斯發財之後,移民歐美的新富豪。
對比歐尬提到的收入數字,可想而知,俄羅斯是個城鄉差異大、貧富差距高且消費兩極化的國家。
俄國歷史彷彿用苦難寫成,
酷寒苦、戰火苦、當農奴苦、被極權統治苦,
受苦是俄羅斯人無法掙脫的宿命。
宗教讓受苦的人民得到撫慰與救贖,
是俄羅斯文化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大力量。
自弗拉迪米爾一世將東正教帶入俄羅斯後,
從此成為影響俄羅斯文化與生活的重要因素。
信仰背後,隱藏著重要的政治目的。
古代沙皇藉由宗教的力量,來保障君王的權威;
現代總統則得利於順從的人民。
馬克斯宣言中"宗教是精神鴉片"的論點,
認為宗教拑制了勞工階層的思想,讓他們不會起來反抗資產階級。
從古至今,在統治者眼中,
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正義,而是順從。
東正教對俄羅斯人民來說,
是一股強大無比的自制力量,也是統治者最有利的助手。
宗教是精神鴉片,也是政治手段!
俄羅斯節日
1/ 1 新年:十天假期、穿新衣、互相送禮
1/ 7 耶穌誕生日
1/ 13 舊曆年
3/ 8 婦女節
在俄羅斯,婦女節是和耶誕節、復活節一樣的大日子。這天各公司機關要為女性員工辦盛大的慶祝會,禮物絕對不能少。男性也要為身邊每位女性送上禮物,不然就要倒楣了。俄國人非常喜歡花,此時就算一朵進口玫瑰漲到二、三百台幣,花店還是人潮滾滾,路上到處是捧著花束的人。
歐尬:「這天女生不工作,男生做飯、送禮、送花,女生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表現驚喜」哈哈!
4/ 1 愚人節
4月 復活節
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復活節定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周日,日期不固定。東正教徒會在復活節假期的周三和周五吃素,互送紅蛋。
俄羅斯的復活節彩蛋不如美國版的花俏,正統版是單純的紅色,顏色來自洋蔥皮染色而成。典故來自一個小故事,非教徒質疑耶穌的神性,說道:「人死不能復生,就像你手中的雞蛋不會變紅一樣! 」沒想到話一說完,對方手中的雞蛋就變紅了!人們將這個紅蛋視為神蹟展現,自此為紀念復活節,會將雞蛋染成紅色,互送紅蛋傳送福音。
在蘇茲達爾的旅館中發現了一棵掛滿各式彩蛋的樹,除了正統紅色,還有綠的黃的藍的,最美的一個還是黑底繪彩花呢~
6/ 9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天,因為是我的生日!」 歐尬~ 妳可以再搞笑一點 ^0^
6/ 12 俄羅斯獨立紀念日
9/ 21 聖母誕生日
12/ 25 聖誕節


雙頭鷹原是十五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徽記,一頭向西、一頭向東,象徵橫跨歐亞,被伊凡三世採用為俄羅斯的國徽,而這個形象也被視為俄國認同矛盾的象徵。
「西方派」主張西化,「斯拉夫派」主張走自己的道路。
到底將來是向西改革開放?還是向東保持威權?
俄羅斯的精神,既有東正教的禁慾主張,又有希臘酒神狄奧尼索斯的享樂動力。永遠都是東方與西方兩種因素相互角力,總是在兩極中擺盪,既是矛盾也是妥協。
這樣的背景型塑出俄人冰火兩極的性格,似乎也不奇怪。

歷史地理從沒學好過,以下是小抄。
全世界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國旗)
俄羅斯全名稱做「俄羅斯聯邦」,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兩大洲和東西兩半球。有十四個陸上鄰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冰島、瑞典隔海相望。
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橫跨11個時區,統一採用的首都莫斯科所在的東三區的區時。
俄羅斯最高領導人
![]() |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 → | 葉卡捷琳娜一世 (彼得大帝之妻) | → |
彼得二世(彼得大帝孫子) | → | 安娜(彼得大帝侄女) | → |
伊凡六世(安娜外甥女之子) | → | 伊莉莎白(彼得大帝之女) | → |
彼得三世(安娜之子、彼得大帝外孫) | → | 凱薩琳二世(彼得三世之妻) | → |
保羅一世(凱薩琳二世之子) | → | 亞歷山大一世(保羅一世之子) | → |
尼古拉一世 (亞歷山大一世之弟) | → | 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之子) | → |
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二世之子) | → |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大三世之子) | end |
![]() |
列寧 | → | 史達林 | → | 馬林科夫 | → | 赫魯雪夫 | → |
勃列日涅夫 | → | 安德羅波夫 | → | 契爾年科 | → | 戈巴契夫 |
![]() |
葉爾欽 | → | 普丁 | → | 梅德韋傑夫 | → | 赫魯雪夫 | → | 普丁 |